新闻资讯

滑动鼠标了解更多

返回上一级

解析塑料着色效果与颜料颗粒大小的关系

资料来源:

作者:

发布时间:

2020.02.13

概要

通常,颜料生产如下图所示,生产过程得到的原始颜料称为湿滤饼,还需要进一步商品化处理,包括粉碎、干燥等过程。在干燥过程中,较细的颜料颗粒产生凝聚,使其粒径较原始颗粒大许多倍,因而不能直接用于塑料着色,需要进行分散处理。一般商品颜料颗粒是比团聚体还大的粒子,粒径为250~750μm(相当于通过40~200目筛)。 根据德国标准协会(German Standard Organization)命名法,认为颜料颗粒状态可分为:原生颗粒、凝聚体和团聚体。 一 原生颗粒(primary particle) 以单晶微粒存在,为颜料的小结构单元,由理想或实际的单晶体构成,见下图。 二 凝聚体(aggregates) 由原生颗粒表面彼此吸附而成,是界面相邻的单晶微粒的组成物,见下图,其表面积小于单晶微粒表面积之和。颜料的处理就是将颜料团聚体粉碎成凝聚团的大小。 三 团聚体(agglomerates) 由原生颗粒或凝聚体疏松的组合,或者是这两者在边、角上相互吸附而成的混合物,见下图,其表面积近似等于各表面积之和。 由颜料模型构造可见,总是存在不同大小的颗粒,所以对颜料而言单个颗粒大小是没有意义的,应由其颗粒大小的分布来表明不同大小颗粒的数目。 颜料颗粒的大小对塑料着色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,只有将颜料颗粒粉碎成凝聚体大小时,才能提高着色强度、色调、光泽、遮盖力等。 颜料分散后的粒径多大为宜,可用以下数据说明。颜料粒径大于30μm,制品表面产生斑点、条痕;10~30μm,制品表面无光泽;粒径小于5μm时,对于一般制品,可以满足使用,对于纤维(单丝直径为10~30μm)和超薄膜(厚度小于10μm),则颜料粒径应小于1μm。
 

联系方式

咨询热线:

400-0641-008

公司电话:13853419719

传真:0534-2323974

QQ:1052849458

邮箱: manager@yuhongchem.com

地址: 山东省德州天衢工业园果园路6号

在线咨询

*注: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,并保持通讯畅通,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。

manager@yuhongchem.com

12 小时内获得专业销售建议。

400-0641-008

现在就与我们聊天,以获得快速回复。

提交留言
Baidu
map